Something about Sophie's Home

Something about Sophie's Home

搜尋此網誌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學校絞肉機(20140117)


最近, 在網路閒逛, 被一篇電影介紹的文章所吸引, 並且難以忘記這幾張圖片所帶給我的震撼:
面具代表的是已經失去思想的人們,
這些戴上面具的學生就好像是已經被洗腦而喪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高牆之內面無表情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學生,
是不是像極了罐頭工廠裡生產線上的一環? 而下一步就是…..













這些學生一個一個排排站的往前走,跟著老師的指揮,
最後落入巨大的絞肉機中!













亳無意外地, 每一個人之後的結果都一樣, 變成清一色的絞肉了.
學校的教育像不像絞肉機? 父母和老師像不像圖片裡的怪獸?












這是一部意境特殊的經典頽廢電影(1982年英國音樂電影, The Wall)裡的經典畫面. 電影(導演:Alan Parker)是改編自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搖滾樂團的同名專輯The Wall。電影裡沒有半句台詞,全都是由歌曲以及剪輯影像所組成,時間順序也並非一般的流水順序,而是跳躍的再進行,因此電影本身並不是太好懂。電影涉及的主題非常非常多!從反戰、反教育、反社會、愛情觀到納粹法西斯,簡直像在看社會學大雜燴!而這部片最主要表達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就是一道道的心牆.

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意涵非常豐富, 然而光是這幾張圖片就已經深刻地觸動我心, 尤其是對照台灣的教育現況以及我自己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 更是讓我百感交集.

大環境轉變太快, 快到讓人什麼都無法預測無法掌握. 以前的時代似乎只要好好讀書, 出了社會就肯定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 而現在卻是連碩士博士也都不一定找得到工作, 而大學生更是畢業就等於失業, 年輕人往往有好的學歷文憑能力卻往往求不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 以前的時代和環境, 學校可以是絞肉機, 專門絞出清一色的絞肉似乎還看不出事情的嚴重性. 可是現在的時代和環境, 學校若還只是扮演絞肉機的功能, 那問題就大了.

就像MP3MP4一樣. 2009年公司老闆娘看到家裡的年輕印傭工作時都戴著MP3聽音樂, 雖已經是銀髮族的她仍然非常好奇也想擁有一台MP3, 於是請我幫她去買一台, 順便幫她下載一些歌好讓她也可以隨時聽. 過沒幾天, 看到別人手上把玩的MP4可以隨時看照片看影片, 於是也要我去幫她張羅一台以滿足她一時興起的欲望. 可是沒想到, 才兩三年不到的功夫, 現在已經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要聽歌上網發信記筆記看影片拍照片玩遊戲等等全部悉聽尊便, 而且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只要有一機在手便等於擁有整個世界, 幾乎是沒有人會再去購買MP3MP4. 既然如此, 自然而然就不會有人再去生產MP3MP4. 那學校呢? 還要繼續扮演絞肉機的角色嗎?

在這樣瞬息萬變的時代裡, 既然努力培養自己以迎合就業市場的需要已經變成完全無法掌握的事情, 那不如好好地活出自己, 享受人生.

就原理的觀點而言, 每一個人都是個性真理體, 每一個人都有相似於神的某種能力, 也就是擁有來自於神所的恩賜的才能, 亦即中國人所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努力地去發掘和尋找出自己的那個部份, 那就是自己喜歡的也是自己所擅長的那個部份, 然後再當作自己的天命一樣地, 去好好發揮和創造, 而由於這份天賜的能力自然而然會帶來足以安身立命的財富過生活. 而學校教育就應該要具備協助發掘並培養各種人材的功能才對.

不知道別人是怎樣, 或許有些人很幸運, 養到的孩子都很聰明伶俐, 循規蹈矩, 都能自動自發地學習, 用不著催逼學業成績都可以名列前茅, 也不會有一大堆莫須有的內在價值的衝突和矛盾. 雖然我無心批判台灣的教育體制, 也無力去改革台灣的教育現況, 但是身為家長, 卻在學校教育這個環節碰了一鼻子灰, 四個孩子當中就有三個孩子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之下格格不入地過著學生生活.

小學時期還不覺得怎麼樣, 大部份是常規和制約教育, 靜態的學習也都是大部份小學生輕而易舉可以吸收消化的內容. 升上國中以後, 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化複雜化, 問題就越來越明顯.

想學習什麼? 該學習什麼? 性向是什麼? 未來的夢想和現在的學習有什麼關聯? 如果現在所學的不符合未來的性向發展,也不足以奠定未來夢想實現的基礎, 那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 而學校可以提供給什麼樣的資源和彈性?

雖然資質不差也能唸書, 可是偏偏就不喜歡一直坐在教室上課這件事, 而寧可花更多的時間去跳舞雕舞經營社團, 未來才能夠順利如願地進入大學相關科系學習. 所以, 天天背著書包上學去上課學習國文英文數學理化等跟未來夢想亳無關係的科目, 而沒有更多時間可以增強自己舞蹈的實力, 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可是為了高中文憑也不能不去學校上課. 日子彷彿在被迫和無奈當中度過, 這是子馨.

雖然資質不差也能唸書, 可是偏偏就不喜歡一直坐著讀書這件事, 而寧可花更多的時間去運動打球交朋友, 因為從小很明顯地優勢能力就是在運動和體能方面. 平常學校的小考段考應付一下日子倒還可以過, 可是隨著國三會考的來臨(只剩不到半年), 焦慮和不安就越來越強烈. 是否要在這個國中升高中的轉換期做一個新的抉擇? 如果真的優勢能力是在運動, 那麼不如就下定決心好好走運動的路好了, 可是這條路可以保障什麼樣的未來嗎? 如果不轉換跑道, 就算順利進入了理想的高中, 也是必須過著枯坐教室而心在球場的日子, 這樣不難過不心酸嗎? 未來是要加入合球隊還是加入藍球隊還是就乖乖唸書考進理想高中就讀? 為了前途而徬徨地站在十字路口, 這是子齡.

雖然運動細胞發達, 舞感節奏感也很敏銳, 可是在靜態的學習上卻遠遠落後同齡的孩子一大截, 長期的低成就導致潛意識的自卑心態及劃地自限, 總覺得自己不如人, 就算是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有時連嘗試也不願意嘗試一下, 就直接放棄升上國中之後, 雖然各方面的成長有顯著提升, 可是過去好幾年來主科(國文英文數學等)所累積的龐大需要補足的學習內容, 卻是擋在眼前一個十足艱難的挑戰. 離國三的會考雖然還有一年半, 可是要一邊補足這個學習的斷層一邊應考順利考上公立高中, 似乎是比登天還難. 每天都很努力撐著想要讓自己變強卻往往一籌莫展, 這是宣元.

在寶瓶世紀的天一國時代, 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像子馨子齡宣元一樣, 在正規和常態的教育體制下掙扎, 過著非正規和非常態的學生生活, 青澀而執著地摸索著想要創造出自己的舞台, 欲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雖然他們很顯然將不會是學校絞肉機所絞出來的絞肉, 可是在這忐忑不安的過程中究竟要承擔多少風險付出多少代價, 這也是沒有人知道的. 而我想那或許是另一種成長的養份吧!

按著2013年名作家小野所創造的句型世界雖然殘酷, 我們還是….”這個句型造個句子吧: 世界雖然殘酷, 我們還是要仰望著神來奮鬥前進!

期末考前的週休二日, 整整兩天,
子馨竟然願意留在家裡按表操課埋首苦讀, 真是太稀奇了!
我趕緊補捉下這個珍貴鏡頭.

















明明已經退出女籃隊,
卻還心繫球場風光的子齡.





















凡事盡心盡力求表現, 孝順貼心, 面對功課卻一籌莫展的宣元.